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不同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82例AIS-LVO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单支架组(41例)和导管配合组(41例).单支架组采用单支架取栓治疗,导管配合组采用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替罗非班防止血管再闭塞.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出血转化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S100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导管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靶血管开通率(90.24%)、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4.88%)与单支架组(80.49%、78.05%、14.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平均取栓次数、远端栓塞发生率、出血转化发生率均低于单支架组,开通时间短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3 d血清S100β、Hcy水平均低于单支架组,血清SDF-1水平均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2周NIHSS评分低于单支架组,ASPECT评分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3个月SS-QOL、BI评分均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支架取栓、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均为治疗AIS-LVO合并房颤患者的有效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开通率,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能更有效减少术后出血转化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文献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机械取栓;Solitaire支架;中间导管;出血转化
作者姓名:
田伟;杨华;高岩;杨章超;张泰民;马文群
作者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河北邯郸056006
引用格式:
[1]田伟;杨华;高岩;杨章超;张泰民;马文群-.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20):2496-2500
A类:
B类: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房颤患者,接机,机械取栓治疗,AIS,LVO,该院,支架取栓,中间导管,替罗非班,止血,血管再闭塞,治疗情况,出血转化,S100,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lberta,中项,ASPECT,中专,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OL,Barthel,BI,治疗总有效率,靶血管,血管开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取栓次数,远端,栓塞,术后出血,Solitaire
AB值:
0.1907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