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术(2VO)造模后,30只大鼠随机分至对照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1.25 mg/kg腹腔注射每12小时(H)1次,其余组同方法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疗程2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行为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测定海马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β淀粉样蛋白(Aβ)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后VD大鼠穿台次数[3.5(3,4)]增加,逃避潜伏期(36.56±2.86)s缩短,海马区Aβ/Caspase-3平均光密度(AOD)值(0.082±0.002/0.076±0.002)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坎醇可能通过下调海马区凋亡蛋白的表达来使VD大鼠在学习记忆上有所恢复.
文献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血管性痴呆;免疫组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β淀粉样蛋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瑞亭;邢国平;于海宁;范凌燕;潘瑞;李红芳;杨彬;杜业亮
作者机构: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瑞亭;邢国平;于海宁;范凌燕;潘瑞;李红芳;杨彬;杜业亮-.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J].河北医药,2022(17):2626-2629
A类:
B类:
依达拉奉右莰醇,血管性痴呆,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分至,腹腔注射,等量,氯化钠溶液,疗程,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免疫组化染色,定海,海马组织,天冬氨酸,蛋白水解,水解酶,Caspase,淀粉样蛋白,VD,台次,逃避潜伏期,海马区,平均光密度,AOD,减低,依达拉奉右坎醇,凋亡蛋白,达来,学习记忆
AB值:
0.280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