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太冲穴及曲池穴拮抗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胸主动脉外膜重构的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太冲穴、曲池穴拮抗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SIPR)胸主动脉外膜重构的机制.方法 应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刺激的方法制备SIPR模型.电针组选取太冲穴、曲池穴进行干预,并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血压值,观察动物行为学的改变.干预14 d结束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Smad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胸主动脉Smad7、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升高且血管外膜损伤明显;电针组大鼠血压下降且外膜损伤较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F-β1、IL-6、IL-10、Smad3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TGF-β1、Smad3、IL-6的mRNA表达下降,IL-10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α-SMA蛋白表达升高,Smad7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α-SMA蛋白表达下降,Smad7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太冲穴、曲池穴可显著降低SIPR血压并能有效预防血管外膜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针;应激性高血压前期;血管外膜重构;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机制
作者姓名:
谢晓佳;曹锐;刘清国;黄粤;朱宏勋;赵世同;赵静怡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20;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105
引用格式:
[1]谢晓佳;曹锐;刘清国;黄粤;朱宏勋;赵世同;赵静怡-.电针太冲穴及曲池穴拮抗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胸主动脉外膜重构的机制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14):1-6
A类:
应激性高血压前期,SIPR,血管外膜重构
B类:
电针,太冲穴,曲池,抗应激,胸主动脉,脉外,用足,足底,电击,不同时间点,血压值,动物行为学,取材,苏木,木素,伊红,HE,Masson,主动脉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转化生长因子,TGF,Smad3,blot,Smad7,平滑肌,激动,动蛋白,SMA,胶原蛋白,血压升高,膜损伤,较轻,白及,Smads
AB值:
0.187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