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云南高原地区健康足月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脐动脉血气值的横断面调查
文献摘要:
背景 对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早期氧饱和度(SpO2)和脐动脉血气值仍有进一步探索空间,特别是对构建高海拔情况下SpO2和脐动脉血气的正常值有重要意义.目的 比较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2 h内SpO2和脐动脉血气值的差异.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 纳入2022年9月7日至2022年10月10日中国高原新生儿联盟(简称"联盟")的4家医院连续分娩的胎龄≥37周且<42周的健康足月新生儿.经联盟指定的医护人员采集新生儿基线数据,在统一环境要求、相同标准下检测生后10、~30和~120 min时间段新生儿右手的SpO2值,在新生儿娩出、脐带夹闭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pH、乳酸和碱剩余值)检测,并将数据录入联盟数据库.分为海拔2000 m组、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以零海拔点SpO2的95%为低氧高危界值参考.主要结局指标生后2 h内SpO2.结果 进入联盟数据库229例健康新生儿,海拔2000 m组73例,海拔2400 m组42例,海拔3500 m组114例,3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母亲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新生儿人群随时间延长SpO2逐渐上升,海拔20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10、~30和~120 min)SpO2中位数分别为96%、98%和100%,其第25百分位数与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分别持平、高2%和高3%;海拔24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SpO2中位数分别为88%、90%和94%,其第75百分位数比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分别低6%、4%和1%;海拔35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SpO2中位数分别为84%、89%和92%,其第75百分位数比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分别低5%、5%和1%.脐动脉血气比较,3组不同高海拔组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乳酸高于、碱剩余值低于海拔2000 m组,其中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的剖宫产新生儿乳酸高于、碱剩余值低于海拔2000 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藏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生后2 h内SpO2、脐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生后10、~30和~120 min检测时间延长,藏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SpO2均呈上升趋势,SpO2检测点值离散度呈现明显缩窄,3个时段SpO2点值高于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占22.8%(26/114).结论 足月健康新生儿在海拔2000 m环境下生后2 h内SpO2高于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而海拔2400 m和3500 m则低于零海拔SpO2高危界值,在海拔3500 m环境下藏族和其他民族SpO2差别不大.
文献关键词:
高原;新生儿;氧饱和度;脐动脉血气
作者姓名:
中国高原新生儿联盟;泽碧;高瑾;赖银珍;毛辉;秦明彩;张铁松;杨永礼;李杨方;周文浩;刘晓梅;杜琨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 上海,201102;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昆明,650103;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 香格里拉,674499;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 昆明,650031;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香格里拉,674499;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科 昆明,650103;云南省丽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丽江,674199
引用格式:
[1]中国高原新生儿联盟;泽碧;高瑾;赖银珍;毛辉;秦明彩;张铁松;杨永礼;李杨方;周文浩;刘晓梅;杜琨-.云南高原地区健康足月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脐动脉血气值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2(06):432-437
A类:
B类:
云南高原地区,足月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脐动脉血气,横断面调查,高海拔,海拔梯度,SpO2,正常值,分娩,胎龄,医护人员,基线数据,环境要求,右手,娩出,脐带,夹闭,即行,碱剩余,余值,数据录入,低氧,值参,结局指标,出生体重,母亲年龄,年龄差异,藏族人群,人群分布,分布差异,中位数,百分位数,持平,中海拔,剖宫产,检测时间,检测点,离散度,缩窄
AB值:
0.1824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