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背景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心脏康复的运动方案之一,对于心肌梗死的作用还存在争议,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HIIT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随机选取3月龄雄性SD大鼠共78只,最终纳入研究56只.随机选取14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其余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后随机分为心梗静息组(MI-SED组,n=14)、心梗HIIT组(MI-HIIT组,n=14),心梗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组(MI-MICT组,n=14).Sham组与MI-SED组不进行训练,MI-HIIT组高强度与中等强度训练交替进行,MI-MICT组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AMI大鼠建模1周后MI-HIIT、MI-MICT组开始进行训练,训练4周后,四组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测,称量体质量(BW)、心脏质量(HW),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取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训练8周后对四组剩余7只大鼠采集数据和样本进行相同试验处理.结果 训练4周后MI-HIIT组标准化HMI高于Sham组、MI-SED组和MI-MICT组(P<0.05);训练8周后MI-HIIT组最终BW低于Sham组和MI-SED组,HW高于Sham组、MI-SED组和MI-MICT组,标准化HMI高于Sham组和MI-MICT组(P<0.05).训练4周后,MI-HIIT组和MI-MICT组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低于Sham组,高于MI-SED组(P<0.05);MI-HIIT组和MI-MICT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低于MI-SED组(P<0.05).训练8周后,MI-HIIT组EF、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壁厚度(LVAWs)高于Sham组和MI-SED组,FS、LVPWs高于MI-SED组(P<0.05).HE染色显示,MI-HIIT组训练8周大鼠的心脏组织炎性病变较训练4周大鼠减轻,心肌细胞排列更紧密.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训练8周后MI-HIIT组、MI-MICT组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占比低于MI-SED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训练4、8周后MI-HIIT组、MI-MICT组心肌组织血管新生数高于Sham组、MI-SED组,训练8周后MI-HIIT组心肌组织血管新生数高于MI-MICT组.训练4周后,MI-HIIT组血清TNF-α高于MI-SED组;训练8周后,MI-HIIT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MI-MICT组.结论 AMI早期进行HIIT,可提高HMI、诱导心肌组织早期炎性反应、减轻心肌纤维化、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室重构,总体效果优于MICT.
文献关键词:
心肌梗死;大鼠;运动;炎症;心室重构;心脏康复;高强度间歇训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思琦;王迪;鲁燕;贾永平
作者机构: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思琦;王迪;鲁燕;贾永平-.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22(33):4159-4167
A类:
B类:
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结构,结构和功能,HIIT,心脏康复,运动方案,月龄,只为,假手,Sham,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梗,静息,SED,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强度训练,四组分,心脏超声,超声检测,称量,BW,HW,HMI,血清肿瘤,取心,心脏组织,HE,Masson,免疫组化,采集数据,射血分数,EF,FS,后壁,壁厚,LVPW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前壁,LVAWs,组训,炎性病变,心肌细胞,更紧,染色结果,心肌组织,组织胶,胶原纤维,血管新生,炎性反应,轻心,心肌纤维化,善心,心室重构
AB值:
0.1941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