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在添加2%豆油基础上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7个饲粮精粗比组(精粗比分别为2︰8、3︰7、4︰6、5︰5、6︰4、7︰3、8︰2),称取300 mg不同精粗比饲粮于尼龙袋中,并添加2%豆油于玻璃发酵管中,吸取30 mL培养液,体外发酵48 h,每种精粗比设4个平行,并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①4︰6组乙酸浓度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戊酸浓度随精粗比比值增加先增加后降低,4︰6组显著高于6︰4组和7︰3组(P<0.05).4︰6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2︰8组、3︰7组、6︰4组、7︰3组(P<0.05).其他处理组之间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8︰2组瘤胃液pH最高.②4︰6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3︰7和5︰5组(P<0.05).4︰6组甲烷产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6︰4组(P<0.01).6︰4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2︰8、3︰7和5︰5组(P<0.05),但与4︰6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氨态氮浓度随精粗比增加先增加后降低,4︰6组氨态氮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2︰8和8︰2组(P<0.01),显著高于3︰7和6︰4组(P<0.05).4︰6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④共轭亚油酸浓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添加2%豆油基础上饲粮精粗比为4︰6水平时最有利于绵羊瘤胃发酵.
文献关键词:
精粗比;大豆油;体外发酵;共轭亚油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希雅;孙阳;钮慧晶;于天力;何振莲;夏呈强;裴彩霞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太谷030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希雅;孙阳;钮慧晶;于天力;何振莲;夏呈强;裴彩霞-.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22(05):1707-1714
A类:
B类:
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共轭亚油酸,饲粮精粗比,尼龙袋,袋中,吸取,培养液,复试,酸浓度,比比,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瘤胃液,干物质降解率,甲烷产量,总产气量,氨态氮,氮浓度,微生物蛋白,蛋白浓度,瘤胃发酵,大豆油
AB值:
0.2401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