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IABP联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AMI合并CS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房)住院的应用IABP救治的AMI合并CS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ECMO分为IABP组(n=65)及IABP+ECMO组(n=26).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12个月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应用ECMO的影响因素.结果 IABP组IABP后心搏骤停比例、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水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气管插管应用比例、肺部感染比例、下肢缺血比例、急性肾损伤比例、消化道出血比例、出院后12个月生存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比例低于IABP+ECMO组(P<0.05),CCU住院时间短于IABP+ECMO组(P<0.05),年龄高于IABP+ECMO组(P<0.05).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乳酸、pH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收缩压、舒张压、乳酸、pH值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心率主效应不显著(P>0.05);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乳酸、pH值主效应不显著(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24 h、72 h收缩压、pH值均高于上机前,乳酸水平低于上机前;两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pH值高于治疗后24 h,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后24 h(P<0.05).IABP组治疗后24 h、72 h舒张压均高于上机前(P<0.05).IABP+ECMO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高于IABP组(P<0.05);IABP+ECMO组治疗后24 h的乳酸水平低于IABP组,pH值高于IAB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后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ABP联合ECMO能改善AMI合并C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1年生存率,年龄、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的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心肌梗死;休克;心源性;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体外膜肺氧合;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作者姓名:
芮子傲;戴东普;郭影影;庞硕;周远航;杜洋;赵晓燕;董建增
作者机构: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芮子傲;戴东普;郭影影;庞硕;周远航;杜洋;赵晓燕;董建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1):2597-2604
A类:
IABP+ECMO
B类:
联合体,体外膜肺氧合,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相关影响因素,AMI,CS,心内科,急危重症,挽救,郑州大学,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出院,后心,心搏骤停,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气管插管,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损伤比,消化道出血,出院后,去甲肾上腺素,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别,收缩压,舒张压,主效应,上机,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AB值:
0.144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