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及其格局分析——以咸阳市为例
文献摘要:
生态用地是生态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的最核心土地利用类型集合.利用生态用地指数及空间统计学方法,对陕西省咸阳市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段的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的数量与格局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性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呈现了北部数量多、中部数量少、南部关中平原极少的空间格局;在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段,其面积从266935.14hm2增加到了275851.17hm2.(2)在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间段内,全市的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基本上都维持在26%—28%之间,其中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最高,在43%—45%之间,黄土台塬在14%—15%,关中平原区都在0.2%以下.(3)从生态稳定性指数的动态来看,20年间全市平均增幅为0.87个百分点,其中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增幅最大,后10年比前10年增加了1.61个百分点,关中平原区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只有黄土台塬区降低了0.15个百分点;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分级结果表明,其总体呈现低稳定等级区域在减少,而中、高稳定等级区域在扩大.(4)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整个市域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其市域面积占比区间分别为48%—49%和47%—48%,前者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关中平原区和中部的黄土台塬区.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统计意义的冷点空间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关中平原区和中部黄土台塬区,而热点空间则以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仅在该区域的东南角有极小部分属于冷点区域.
文献关键词:
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指数;空间格局;热点分析;咸阳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建;李彤;贾宝全;张秋梦;刘文瑞
作者机构:
咸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咸阳 712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建;李彤;贾宝全;张秋梦;刘文瑞-.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及其格局分析——以咸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23):9843-9856
A类:
稳定性生态用地,14hm2,17hm2,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空间稳定性指数
B类: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生态空间,空间规划,核心土,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陕西省咸阳市,关中平原,极少,空间格局,基本上,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原区,生态稳定性,百分点,黄土台塬区,高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市域,聚集区,热点分析,统计意义,冷点,热点空间,东南角,极小,小部,分属
AB值:
0.16401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