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和植物景观营造模式与策略——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
文献摘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基于实地调研,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和可视域等特征及其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结合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学科理论,从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典型生境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沟谷四大类生境的规划策略与植物配置方案,为中国滨黄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文献关键词:
风景园林;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生态安全;生态敏感性;植物配置;黄土丘陵沟壑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恩凯;周梓滢;胡永歌;田国行
作者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恩凯;周梓滢;胡永歌;田国行-.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和植物景观营造模式与策略——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J].风景园林,2022(05):75-81
A类:
黄土峁
B类: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植物景观营造,郑州市,河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保障区域,区域生态安全,流域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坡向,用地类型,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风景园林学,学科理论,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空间配置,配置模式,生境,黄土塬,黄土梁,土沟,沟谷,规划策略,植物配置,配置方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AB值:
0.2196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