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基于福建253个村的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有效的森林管理是提升碳密度的重要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森林管护水平也随之变化,进而可能影响森林碳密度.为了厘清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作用机理,以提升森林碳密度.利用福建5县(区)253个村1999年与2009年的林业二类调查数据和入村调研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评价了森林碳密度,再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了劳动转移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检验了森林管护水平对二者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10年间森林碳密度普遍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森林碳密度呈由南向北递增,提升率呈由南向北递减.(2)劳动力转移对森林碳密度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有显著削弱作用,并对劳动力转移与森林碳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3)劳动力特征、采伐方式及森林自然禀赋等因素,主要通过生计依赖、生境状况和生物量对森林碳密度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适当减少对森林的人为干扰,丰富林农生计来源,转变林业经营目标,科学采伐成熟和过熟林,保护天然起源林,丰富人工林树种等政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森林管护;森林碳密度;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文梦;张婷婷;苏时鹏;沈大军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文梦;张婷婷;苏时鹏;沈大军-.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基于福建253个村的实证研究)[J].生态学报,2022(23):9820-9829
A类:
B类:
森林管护,管护水平,森林碳密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森林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二类调查,入村,调研数据,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层次回归,区域差异,由南向北,提升率,削弱作用,动力特征,采伐方式,自然禀赋,生计,生境,生物量,人为干扰,林农,林业经营,经营目标,富人,人工林,树种
AB值:
0.2160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