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南京市为例
文献摘要: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与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南京市为研究区,运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与GIS分析技术,从总体规模、连通性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综合测度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格局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先增后减,但连通性不断下降;由于高淳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大型斑块的萎缩,自然生态要素面积总体减少;半自然及人工要素主要以零散小面积斑块增加为主,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呈不断扩张趋势;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等自然禀赋条件起基础性作用;人口、产业、投入等区域发展水平是主要推动力,社会文化氛围与决策管理导向则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文献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驱动因素;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海霞;范金鼎;骆新燎;朱天源;孟菲;顾斌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 215009;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海霞;范金鼎;骆新燎;朱天源;孟菲;顾斌杰-.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18):7597-7611
A类:
B类:
绿色基础设施,驱动因素,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保障作用,城市绿色发展,空间分析方法,连通性,综合测度,时空格局变化,高淳区,六合区,和栖霞,栖霞区,斑块,自然生态要素,素面,零散,小面积,加为,中心城区,水文条件,自然禀赋,禀赋条件,基础性作用,文化氛围,决策管理,引导作用,空间格局
AB值:
0.34631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