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骆驼刺潜在分布格局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物种分布的最重要因素.骆驼刺是我国荒漠区的重要建群种,建群种的丧失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损伤.因此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驼刺适宜生境的变化特点对保护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61个骆驼分布点数据,和21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骆驼刺当前在有、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适宜生境分布,对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估.并预测未来(2021-2040,2041-2060,2061-2080,2081-2100)四条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骆驼刺适生区面积达132.29万km2,覆盖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大部分面积.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温、温度季节性、降水的季节性和高程被确定为影响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加入人类活动强度因素之后,骆驼刺适生区面积显著下降至71.31万km2,且呈现出破碎化状态.此时,年降水量、人类活动强度和高程是影响骆驼刺分布的最重要原因.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区将产生一定的扩张.尤其在中高强迫(SSP370)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面积将随时间推移产生显著的增加,且这种扩张主要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发展.骆驼刺能保留大部分原有生境,仅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少量收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骆驼刺能够在西北干旱区生存并扩张,故可将其作为防沙治沙的优良物种进行保护与开发.
文献关键词:
骆驼刺;潜在分布区;MaxEnt模型;气候变化;质心转移;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作者姓名:
尹辉;田聪;马倩倩;吕光辉;曾凡江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荒漠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策勒 848300;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辉;田聪;马倩倩;吕光辉;曾凡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骆驼刺潜在分布格局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18):7349-7361
A类:
B类:
骆驼刺,分布格局,物种分布,荒漠区,建群种,荒漠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适宜生境,变化特点,布点,环境因子,最大熵模型,MaxEnt,生境分布,预测未来,四条,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潜在分布区,适生区,km2,西北干旱区,最冷,冷季,均温,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人类活动强度,破碎化,年降水量,未来气候,气候情景,强迫,生面,时间推移,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防沙治沙,保护与开发,质心转移,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AB值:
0.2688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