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梭梭和骆驼刺对干旱的适应策略差异
文献摘要:
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干旱荒漠中2个优势种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和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是否在适应干旱的策略上存在差异.在新疆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形成的干旱胁迫梯度上,首先测量梭梭和骆驼刺的3类功能性状(叶、光合和水力性状);其后分析性状随干旱梯度的变化,性状在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两物种应对干旱胁迫时所采用策略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梭梭和骆驼刺的功能性状在干旱梯度上的变化存在不同.除干物质含量外,其余10个功能性状在梭梭和骆驼刺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干旱梯度与物种的共同作用下,梭梭与骆驼刺之间性状差异呈现缩小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骆驼刺显著相关的性状仅有10对,而梭梭有15对.主成分分析可将梭梭11个功能性状分为与植物抗旱能力有关的2个典型性状组合类别,即干旱胁迫-碳获取组和抗干旱胁迫组.但对骆驼刺,很难划分出与抗旱有关的性状组合.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梭梭,骆驼刺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属于保守型物种,性状之间联系不显著,但梭梭的性状之间联系紧密,它利用各种性状之间的权衡和补偿关系尽可能地减小干旱胁迫.该研究揭示了干旱荒漠中不同生活型植物面对干旱胁迫时的性状间关系和环境适应策略,丰富了水分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可对荒漠植物的保育和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叶功能性状;光合参数;水力学性状;干旱胁迫;性状组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洁;杨晓东;王雅芸;隆彦昕;王妍;李浡睿;孙启兴;孙楠
作者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洁;杨晓东;王雅芸;隆彦昕;王妍;李浡睿;孙启兴;孙楠-.梭梭和骆驼刺对干旱的适应策略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2(09):1064-1076
A类:
Haloxylonammodendron,Alhagisparsifolia,水力学性状
B类:
梭梭,骆驼刺,研究目的,干旱荒漠,优势种,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干旱胁迫,先测,水力性状,分析性,干旱梯度,干物质含量,抗旱能力,典型性,性状组合,组合类,分出,耐旱,保守型,系紧,种性,补偿关系,不同生活型植物,环境适应策略,水分生理,生理学,植物生态,荒漠植物,保育,叶功能性状,光合参数
AB值:
0.22796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