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江平原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水足迹是评价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开采和水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绿水足迹、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进行量化和分析,可以为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和用水管理提供指导.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量化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时空特征,揭示粮食生产对区域水资源的占用情况,并分析水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江平原粮食生产水足迹总量在2005-2018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绿水足迹、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在水足迹总量中的占比历年平均为28%、8%和64%;(2)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差异明显,在地市尺度,佳木斯市水足迹最高,占三江平原总量的47%,在县区尺度,富锦市、依兰县和桦南县是水足迹热点地区;(3)只考虑蓝水足迹,粮食生产给三江平原水资源造成轻度压力,而同时考虑蓝水和灰水足迹,粮食生产给三江平原水资源造成重度压力;各地市间水资源压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佳木斯市负担了该区域将近一半的粮食产量,水资源压力最高,鹤岗市则水资源压力最低;(4)降雨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化肥施用量、粮食种植结构和作物单产水平等都会影响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其中蓝水足迹响应种植结构的变化最敏感,灰水足迹响应化肥施用量的变化最敏感,而水足迹总量响应作物单产水平的变化最敏感.因此,建议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单产水平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纳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之中.
文献关键词:
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水资源压力;三江平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星;陈彬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济南 250358;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星;陈彬-.三江平原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15):6368-6380
A类:
B类:
三江平原,原粮,粮食作物,作物生产,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人类活动,水资源开采,水环境污染,污染程度,作物生长,生长过程,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农业用水,用水管理,原为,粮食生产,区域水资源,历年,空间差异,市尺,佳木斯市,县区,富锦市,依兰县,桦南县,热点地区,原水,水资源压力,将近,近一半,粮食产量,鹤岗市,降雨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化肥施用量,粮食种植结构,单产,应作,高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管理
AB值:
0.193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