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
文献摘要:
土壤微生物在植被养分积累和释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差异,选取三江平原甜茅(Glyceria acutiflora subsp.japonica)、薹草(Carex lasiocarpa)、小叶章(Deyeuxia purpurea)、水稻(Oryza sativ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5种不同植被类型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在48 h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较弱,48—168 h期间微生物代谢活性快速增加,168 h后步入平稳期.其中甜茅湿地0—15 cm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最高,AWCD值达到0.82.土壤微生物Shannon丰富度指数(H′)、Shannon-evenness均匀度指数(E)、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U)均表现为甜茅湿地最高,芦苇湿地最低.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表现出差异,甜茅湿地、薹草湿地和水稻湿地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具有更高的利用能力,小叶章湿地更倾向于利用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碳源,芦苇湿地对氨基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更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Shannon指数、Shannon-evenness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Shannon-evenness指数、Simpson指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湿地植被类型和土壤活性碳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因子,而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pH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指数;Biolog-Eco微平板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梦圆;宋艳宇;高思齐;宫超;刘桢迪;马秀艳;袁佳宝;杨旭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1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梦圆;宋艳宇;高思齐;宫超;刘桢迪;马秀艳;袁佳宝;杨旭-.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12):2310-2319
A类:
Glyceria,acutiflora,lasiocarpa
B类:
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碳源代谢,代谢多样性,多样性特征,养分积累,放过,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土壤微生物群落,subsp,japonica,Carex,小叶章,Deyeuxia,purpurea,水稻,Oryza,sativa,Phragmites,australis,Biolog,Eco,代谢活性,AWCD,培养时间,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代谢,后步,Shannon,丰富度,evenness,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McIntosh,多样性指数,芦苇湿地,碳源利用能力,能力表现,出差,氨基酸类,多聚,有机酸类,胺类,土壤微生物量碳,碳含量,湿地植被,土壤活性碳,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三江平原湿地
AB值:
0.2409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