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再生混凝土动态冲击性能
文献摘要:
再生混凝土技术实现了建筑资源循环和建筑垃圾治理难的问题.目前再生混凝土在框架节点抗震、装配式建筑、钢混结构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防护工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现有再生混凝土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基础上,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再生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选用HJ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作为再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根据试验结果标定了本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工况研究,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动态增加因子(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HJC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再生混凝土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欧洲混凝土委员会推荐的DIF计算模型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本文建立了新的DIF计算模型;应变率为71.7 s-1时,试件开始出现轻微损伤,应变率达到200 s-1后,试件呈现粉碎性破坏.
文献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冲击压缩;数值模拟;应变率效应
作者姓名:
周剑;石立;邓文婷;张玉;柳娜;吕佼佼
作者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剑;石立;邓文婷;张玉;柳娜;吕佼佼-.再生混凝土动态冲击性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35):15727-15734
A类:
B类:
再生混凝土,动态冲击,冲击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筑资源,资源循环,建筑垃圾,垃圾治理,框架节点,抗震,装配式建筑,钢混结构,防护工程,SHPB,split,Hopkinson,pressure,bar,动力有限元,LS,DYNA,冲击压缩,压缩性能,数值模拟研究,HJC,Holmquist,Johnson,Cook,本构模型,dynamic,increase,DIF,高应变率,动态压缩,压缩力学性能,试件,微损伤,粉碎性,应变率效应
AB值:
0.3994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