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区域马铃薯产量差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选取中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4个典型站点,利用1981—2010年气象数据和马铃薯生产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马铃薯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较为接近,南方二作区光温生产潜力最低.北方一作区和中原二作区光温生产潜力呈不显著下降趋势,西南混作区呈显著上升趋势,南方二作区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气候生产潜力(雨养产量)较为接近,南方二作区则较低,4个区域都呈显著下降趋势.马铃薯光温-气候产量差北方一作区最高,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最低是南方二作区.水分是北方一作区缩小产量差的主要限制因子,增加灌溉量后产量有较大的提升,其他区域的马铃薯产量也有很大提升的空间.马铃薯气候潜力-实际产量差值是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较为接近,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最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尚未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的上限,在雨养农业地区除了灌溉以外,还可通过其他管理措施来提升实际产量,降低产量差.中原二作区和南方二作区出现了气候-实际产量差值低于0的情况,说明这2个区域的实际产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气候生产潜力上限,这些地区在雨养条件下除了灌溉以外,其他管理措施对于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
文献关键词:
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马铃薯;气候变化;产量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付伟
作者机构:
商丘市气象局,河南 商丘 47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付伟-.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区域马铃薯产量差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2(10):28-32,38
A类:
B类:
马铃薯产量,产量差,种植区,气象数据,生产资料,订正,正法,光温生产潜力,二作区,混作,气候生产潜力,气候产量,小产,限制因子,灌溉量,实际产量,雨养农业,农业地区,低产量,雨养条件,提升作用
AB值:
0.1835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