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抑制趋化素样因子1对变应性鼻炎白细胞介素-9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抑制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内白细胞介素-9(IL-9)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KLF1抗体组(AR+CKLF1-C19组)、丙酸氟替卡松组(AR+F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致敏法诱导AR,AR+CKLF1-C19组AR激发前连续10 d分别在双侧鼻腔滴5μL CKLF1-C19肽干预,AR+FP组AR激发前连续10 d分别在双侧鼻腔滴5μL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均同时在双侧鼻腔滴5μL生理盐水.末次鼻腔激发后,各组大鼠均进行表观行为学指标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9、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瑞氏染色检测鼻腔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鼻黏膜组织IL-9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PO)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打喷嚏、流涕以及频繁抓鼻的现象,血清中IL-9、Ig E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鼻黏膜有水肿、黏膜层增厚以及黏膜上皮脱落的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增加,鼻黏膜组织内IL-9阳性表达升高,MBP、ECP、EPO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AR+CKLF1-C19组和AR+FP组大鼠打喷嚏、流涕、抓鼻等行为减少,血清中IL-9、Ig E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鼻黏膜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鼻黏膜组织内IL-9阳性表达下降,同时,MBP、ECP、EPO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也均下调(P<0.05).结论 抑制CKLF1能够明显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IL-9表达,从而对变应性鼻炎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文献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趋化素样因子1;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9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峻峥;时文杰;谢伟伟;李海亮;樊宏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耳鼻咽喉科,海南 海口 5702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峻峥;时文杰;谢伟伟;李海亮;樊宏-.抑制趋化素样因子1对变应性鼻炎白细胞介素-9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2(08):1133-1139
A类:
AR+CKLF1,AR+FP
B类:
趋化素,变应性鼻炎,SPF,C19,丙酸氟替卡松,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致敏,鼻腔,喷雾剂,生理盐水,行为学,指标评分,免疫球蛋白,IgE,干扰素,IFN,HE,鼻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lot,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EPO,打喷嚏,流涕,黏膜层,增厚,黏膜上皮,阳性表达,炎症细胞浸润,治疗作用
AB值:
0.14523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