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分辨率超快超声脊髓微血管成像方法
文献摘要:
脊髓功能对神经传导通路至关重要,脊髓血管受损及伴随的继发性损伤与脊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因而,脊髓内微血管网络结构和血流状态在脊髓功能在体、精准与实时评价中具有重要前景.临床常用的血管造影手段存在分辨率低、放射性、设备笨重和使用不便等问题,无法全面满足脊髓血流术中检查与预后跟踪的需求.本文以基于多角度复合平面波的超快超声技术为基础,应用超分辨率定位显微技术(ULM),实现了大鼠脊髓内微血管成像.基本原理为应用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的滤波方法,分离脊髓组织信号和运动的造影微泡信号,通过微泡定位、轨迹追踪,实现亚波长分辨率的超分辨率超声成像.随后,引入基于傅里叶环相关系数方法,对成像分辨率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对微泡数量、有效轨迹、血管饱和度、血流速度和半高全宽范围等进行了定量评价.在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ULM可获得清晰的大鼠脊髓内微血流图像.定量分析表明,发射频率为15.625 MHz的超声探头可实现13—16μm范围的分辨率,远小于100μm成像波长.综上,ULM可被应用于脊髓内微血管精准成像,相关结果可为超分辨率脊髓功能监测与动态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对于脊髓损伤诊断、应急治疗与预后恢复等临床研究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超声定位显微(ULM);超分辨率;超快超声;脊髓微血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郁钧瑾;郭星奕;隋怡晖;宋剑平;他得安;梅永丰;许凯亮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 2004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郁钧瑾;郭星奕;隋怡晖;宋剑平;他得安;梅永丰;许凯亮-.超分辨率超快超声脊髓微血管成像方法)[J].物理学报,2022(17):196-206
A类:
超快超声,脊髓微血管,ULM,应急治疗,超声定位显微
B类:
超分辨率,微血管成像,成像方法,脊髓功能,神经传导,导通,继发性损伤,功能状态,髓内,血管网,血流状态,实时评价,血管造影,笨重,平面波,超声技术,率定,显微技术,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滤波方法,微泡,轨迹追踪,亚波长,波长分辨,超声成像,叶环,管饱,血流速度,半高全宽,宽范围,定量评价,微血流,发射频率,MHz,超声探头,动态评价,脊髓损伤,损伤诊断,预后恢复
AB值:
0.285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