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科技治理"伦理化"的法律意涵
文献摘要:
传统上,科技治理主要聚焦健康、环境等物理性风险;但在当代,科技治理开始关注并回应科技对人的主体性、社会交往规则、价值观念的影响等伦理问题,并不断呈现出"伦理化"态势.这要求我们反思将科技与科技使用行为相割裂的方法论,推动科技治理适度民主化、社会化.但这一任务面临科技与社会关系的不确定性、开放决策维度的难题、伦理立场的多元性与变动性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法律需要警惕技术决定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需要为人类活动面对新兴科技的调适能力提供制度环境.科技治理的伦理化,一方面要求在科技研发、设计等"上游",设计原则性、程序性的要求,推动伦理考量结构化地嵌入科技研发过程,确保科技研发不仅仅考虑工具性价值,而且关注复合性的科技—伦理探究;另一方面,这也要求法律对"下游"的涉科技使用行为进行回应性规制.通过创造一种科技治理的制度生态,法律可促成技术的工具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持续对话和不断调适.
文献关键词:
科技;风险治理;伦理;法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鹏
作者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鹏-.科技治理"伦理化"的法律意涵)[J].中外法学,2022(05):1201-1220
A类:
B类:
科技治理,伦理化,法律意涵,人的主体性,社会交往,价值观念,伦理问题,使用行为,割裂,民主化,一任,科技与社会,伦理立场,多元性,变动性,法律需要,技术决定论,行为模式,人类活动,新兴科技,供制,制度环境,科技研发,原则性,程序性,伦理考量,研发过程,发不,工具性价值,复合性,伦理探究,求法,回应性规制,制度生态,工具价值,价值体系,风险治理
AB值:
0.458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