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社会法属性及其法律意义
文献摘要:
个人信息保护法具有社会法属性,其逻辑起点为个人信息具有私益与公益双重属性.公益性是社会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最佳连接点,正如社会法的主要子部门劳动法,因劳动力兼具私益与公益,其调整规则最终被社会化.基础关系的持续不平等性是信息法与社会法属性交叉的社会关系基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现有制度中,已嵌入集体保护机制、公益诉讼机制以及公共利益平衡机制等社会法机制,以回应信息保护难题.以社会法视角贯穿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运行机能,能够为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双重价值,一方面社会法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调整提供多层结构,另一方面为信息执法和司法提供法律适用的价值.
文献关键词:
社会法属性;不平等关系;制度回应;价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文芳
作者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文芳-.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社会法属性及其法律意义)[J].法治研究,2022(05):26-36
A类:
B类:
个人信息保护法,社会法属性,法律意义,逻辑起点,私益,双重属性,公益性,连接点,正如,要子,子部,劳动法,不平等性,信息法,性交,保护机制,公益诉讼,诉讼机制,公共利益,利益平衡机制,双重价值,法律调整,多层结构,法律适用,不平等关系,制度回应
AB值:
0.258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