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心性文化视域中的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文献摘要:
中国文化奠基于人性之上,孔孟儒家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心性之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乐教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始人孔子起便已被明确提出,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至战国末期基本成型,主要包含论述礼乐本质、乐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乐的个人教育作用与社会教化功用等思想内涵,且具有节制性、普适性以及社会功利性等突出特征.先秦儒家乐教观念的形成及发展与彼时所处客观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前代审美经验具有密切联系,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引起一定反响,而且对其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新时代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与音乐文化的复兴乃至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关键词:
先秦儒家;心性文化;乐教思想
作者姓名:
鲁雨奇;刘晓静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鲁雨奇;刘晓静-.心性文化视域中的先秦儒家乐教思想)[J].东岳论丛,2022(12):89-97
A类:
心性文化
B类:
文化视域,先秦儒家,儒家乐教思想,孔孟,心性之学,传统思想,思想文化,儒家思想,自创,创始人,人孔,孔子,孟子,荀子,人的发展,战国,礼乐,内容与形式,教育作用,社会教化,功用,思想内涵,节制性,功利性,突出特征,乐教观念,彼时,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前代,审美经验,历史条件,反响,数千年,文化基因,国音,音乐教育,音乐文化,国家与社会,重要启示
AB值:
0.420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