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文献摘要:
中国传统博物学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科学与人文的集萃,是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汇总,包括山川地理知识、珍禽异兽知识、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神仙方术异闻等,选题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为主,在涵纳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实地考察形成采风记录、研究报告、文献典籍汇编等,同时包含了当时的前沿科技和集传承与创新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知识.中国传统博物学著作多为持儒家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所著,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讲究经世致用,追求格物致知,看似平实记录,实则讲求微言大义,注重从日常的自然、文化事物的实用性出发,提炼出社会和人生的普遍道德意义与价值观念,因此中国传统博物学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门类或知识体系,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道德实践内的一种文化思想观念或理念.在文明互鉴视域下来审视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人文性,所以一般以和人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技术与文化有机融合的文本形式来呈现,而不是呈现为价值相对中性的单一知识文本.西方自然志则是两种传统——百科全书式的写作传统与观察、记录和描述自然的传统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在思维方式、写作动机和文本形式上呈现出与中国传统博物学有很大差异的还原论、外在论和机械论等特点.
文献关键词:
博物学;自然志;话语系统;体例格式;文明互鉴
作者姓名:
王莹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北京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J].东岳论丛,2022(05):109-117
A类:
B类:
文明互鉴,博物学,自然志,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科学与人文,集萃,学科知识,山川,地理知识,珍禽异兽,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神仙方术,异闻,实地考察,采风,研究报告,典籍,汇编,前沿科技,传承与创新,一身,文社,社会知识,家价值,知识分子,思想理念,讲究,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看似,平实,实则,讲求,微言大义,意义与价值,价值观念,学科门类,传统文化认知,道德实践,文化思想,思想观念,学具,人文性,实际生活,技术与文化,文本形式,对中性,百科全书式,写作动机,还原论,外在论,机械论,话语系统,体例格式
AB值:
0.4294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