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唐宋时期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
文献摘要:
魏晋至唐时期,吴淞江上游与中下游因水域形态之异存有概念之别,松江是上游,吴淞江是中下游.中唐以后,由于太湖东缘堤防渐成,淤积以零星形式发生于吴江大水面的边缘,吴淞江上游地貌和水系得以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宋代长堤的稳固,太湖出水形成北部径流与南部漫流.湖流向北集中,在吴淞江口形成的湍流有利于河槽的刷深,三江口的淤积与分水促成吴淞江上游河道雏形的形成.北部径流河道与南部漫流区域的圩田水网共同构成吴淞江的上游水系结构.唐宋时期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过程即吴江地貌的塑造过程.
文献关键词:
吴淞江上游;径流;河道演变;吴江;水环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敬淼春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敬淼春-.唐宋时期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03):16-24
A类:
吴淞江上游
B类:
唐宋时期,魏晋,晋至唐,中下游,水域,存有,松江,中唐,太湖,湖东,东缘,堤防,淤积,零星,星形,吴江,大水面,重大变化,宋代,长堤,径流,湖流,口形,湍流,河槽,三江口,分水,雏形,流河,漫流区,圩田,水网,游水,水系结构,河道演变
AB值:
0.3104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