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本刊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其创办人、前任主编史念海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为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和中国古都学研究等方面均做出过开创性贡献。现任主编朱士光教授曾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历史自然地理、城市历史地理与古都学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诣。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67
国内刊号:61-1027/K
国际刊号:1001-5205
♦ 主要栏目: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历史环境变迁研究 学术争鸣 学术评论 研究动态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历史学类核心期刊,1995、1996年连续两年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陕西省一级期刊称号,1996年被陕西省教委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第二名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主编:侯甬坚
电话:029-85303935
邮编:710062
邮箱:zglsdllc@snnu.edu.cn
地址: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咨询过编辑部,要求在线投稿。

2、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3、出刊日期:季刊,季初月10日。

         2022630日星期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须知【2019年第1期刊内信息】

 

承蒙学界同仁厚爱,近年来惠赐本刊的稿件日益增多。为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特将本刊接收稿件的相关事项敬告如下:

1.本刊是历史地理学学术刊物,主要登载有关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文化地理与地名学研究、环境考古与环境史研究、方志学研究、古都学研究、历史地理学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学术评论、资料索引、出版信息等。

2.本刊欢迎专题论文稿件。专题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规范,立论明确,论证严谨,材料充实、可靠,语言精练。须有引言部分,概述本领域研究进展,说明研究者的意图、创新之处及学术或现实意义;须有结论部分,总结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相关启示与认识,说明可能存在的问题。

3.本刊欢迎学术综述和学术评论稿件。学术综述须对某领域、某方向或某主题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动态有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认识、把握。书评须对原作的观点、方法有深刻的阐释,或对原作所论述的问题、,作者论述方法有重大引申和发挥。

4.稿件插图要求清晰美观,大小适宜,图中文字、线条清晰,一般不超过6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地图,请按国家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标准底图绘制,或有权威部门(国家测量局、中国地理学会等)审图证明,涉及中国全境地图一定要完整。改绘地图一定要严格按照地图编绘要求,并注明底图来源及审

图号。图件转换时精度设置为400dp以上。

5.本刊使用网上采编系统接收稿件,采编系统网址为:http//zgld.cbpt.cnki.net.来稿一律使用电子文本(word格式)。

6.来稿篇幅不限,但以不超过1.5万字为宜。正文前请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提要为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

7 来稿请在文稿前另页附作者简介(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研究方向J、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信箱。来稿如属于各类基金项目、课题产出,并请在该页注明项目、课题的名称及编号,具体标注以1-2个为宜。

8.本刊所有稿件采取双向匿名评审方式,来稿正文及注释中不要出现与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

9.本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本刊录用刊出的稿件,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上述期刊方阵,并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费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

10.来稿文责自负,但本刊有权删改;重大删改当与作者商量,不愿删改者请注明。

11.  本刊审稿流程需耗时3个月。如录用稿件,将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如投稿后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限内,若因一稿多投产生不良后果,概由作者负责。

12.本刊联系方式如次。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42#信箱,邮编7101 19;联系电话:029-85318754;电子邮箱:zglsdllc@snnu.edu.cn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