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上荆江流域河道与水环境变迁——基于荆江洪水位历史变迁的考察
文献摘要:
清中叶以降,清宫档三汛(桃花汛、伏汛、秋汛)安澜奏本中所见荆江洪水位开始日益上涨,咸丰、同治年间,藕池、松滋决口向洞庭湖分流后,水势稍有缓解,至光绪年间复又急速抬升.不断上涨的洪水位对江北入江河流造成了两方面影响:其一为河道的变迁,其二为水环境的变化.在沮漳河流域,涉及长江百里洲的变迁,沮漳河入江口的变动,长江主泓迁移,下百里洲靠岸及洲尾东摆引发沮漳河下游延长,以及山水、江水相互顶托造成水环境淤积.在玛瑙河流域,则表现为荆江洪水位抬升对河水的顶托现象,导致入江尾闾沼泽化.
文献关键词:
荆江;沮漳河;玛瑙河;历史洪水;水环境;历史文献
作者姓名:
车群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车群-.1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上荆江流域河道与水环境变迁——基于荆江洪水位历史变迁的考察)[J].历史地理研究,2022(03):1-15
A类:
桃花汛,伏汛,百里洲,玛瑙河
B类:
荆江,江流,河道,水环境变迁,洪水位,历史变迁,清中叶,清宫,秋汛,安澜,奏本,所见,咸丰,松滋,决口,洞庭湖,水势,光绪年间,急速,抬升,江北,江河,沮漳河,江口,靠岸,河下,江水,水相,顶托,淤积,河水,尾闾,沼泽化,历史洪水,历史文献
AB值:
0.3707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