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当代中国大中城市副食品供应与郊区行政区划的调整(1949-1966)
文献摘要:
建政初期,中共通过郊区土改确定各大中城市的郊区范围,并根据蔬菜等副食品的特点而赋予郊区供应的义务.当时由于强调对副食品的供应保持适当水平,故而中央政府对于各市扩大郊区持谨慎态度.粮食与副食品的紧张矛盾,致使副食品供不应求.1957年开始,为保证副食品供应,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决定在城市郊区建立副食品基地."大跃进"时期,各市将附近县份并入,形成了近郊区与远郊区互相配合供应城市副食品的格局.然而城市管理上的弊端以及农业危机的出现迫使各地和中央压缩郊区规模、减少菜农数量.经过调整,在蔬菜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情况下,城市所需蔬菜基本由郊区供应,猪肉等副食品则主要由广大农村供应.其间反映了城市、郊区与普通农村的复杂关系.
文献关键词:
大中城市;郊区;行政区划;蔬菜;副食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訾夏威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訾夏威-.当代中国大中城市副食品供应与郊区行政区划的调整(1949-1966))[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01):112-126
A类:
B类:
大中城市,副食品,食品供应,行政区划,建政,共通,土改,故而,中央政府,各市,供不应求,苏联经验,城市郊区,大跃进,县份,并入,近郊区,远郊区,互相配合,合供,应城市,城市管理,迫使,菜农,菜单,单位面积,猪肉,其间,复杂关系
AB值:
0.2763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