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及社会解组的调节作用——兼论街道眼理论与防卫空间理论的适用性
文献摘要:
为揭示街道眼与防卫空间理论的分歧源头和适用条件,论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整合法律文书、定位服务、街景图像、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将犯罪机会与社会生态理论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解组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沿街通透性等可渗透性特征与盗窃密度整体呈现正向关联.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社会生态分异而变化,随着居住不稳定性、途经人员流动性、就业人员流动性、人口异质性、社会经济弱势地位等社会解组程度的加深,可渗透性环境的犯罪引致作用将不断放大,防卫空间理论更具适用性.而在社会结构稳定的社区中,街道眼能够发挥自然监控作用,街道眼理论的解释力更强,现实生活中该类社区仍属少数,盲目采用新城市主义设计方法恐会加剧安全风险.
文献关键词:
街道眼;防卫空间;社会解组;法律文书;犯罪地理
作者姓名:
张延吉;林钦熙;朱春武;茅明睿;姜冬睿
作者机构: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116;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350116;得州农工大学建筑学院,美国得克萨斯卡城77840;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延吉;林钦熙;朱春武;茅明睿;姜冬睿-.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及社会解组的调节作用——兼论街道眼理论与防卫空间理论的适用性)[J].地理科学进展,2022(06):1041-1052
A类:
B类:
可渗透,渗透性,盗窃犯罪,社会解组,街道眼,防卫空间,空间理论,适用条件,北京中心城区,研究范围,整合法,法律文书,街景图像,兴趣点,多源大数据,犯罪机会,社会生态理论,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沿街,通透性,窃密,建成环境,犯罪行为,途经,人员流动,就业人员,人口异质性,引致,社会结构,结构稳定,解释力,现实生活,新城市主义,犯罪地理
AB值:
0.3158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