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失效过程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以云南省元阳阿者科村"哈尼娃"为例
文献摘要:
包括公共艺术在内的艺术实践介入乡村建设(以下简称"艺术乡建"),旨在通过乡村新文化景观的再造和空间重构,传达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理想愿望.然而在艺术乡建的热潮之下,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艺术乡建的失效案例,缺乏对消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论文以一个以雕塑视觉艺术实践介入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云南省元阳阿者科村的公共艺术项目"哈尼娃",一个构建与外部公共空间相协调的公共艺术场景为例,通过对起始、运营及后运营3个阶段的历时性过程分析,总结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失效机制.研究认为:艺术话语构建而成的"艺术世界"与日常生活经验构成的"生活世界"之间存在价值错位,依赖于艺术家的单向培育,难以短期内形成乡建的"共同体"和持久的社会效应.权力主体、参与的行为主体及受众群体的波动和变化,都将对艺术实践的价值目标转化造成负面影响.在不同发展程度的乡村中,艺术乡建在面临着可操作性问题之外,更在根本上遭遇社会结构性问题,单一的艺术实践缺乏解决乡村问题的能力.对失效影响因素和过程的讨论,是对艺术乡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启发未来的具体实践.
文献关键词:
公共艺术;乡村建设;失效因素;元阳
作者姓名:
杨茜好;翁时秀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珠海519000;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茜好;翁时秀-.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失效过程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以云南省元阳阿者科村"哈尼娃"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2(02):264-276
A类:
B类:
公共艺术,艺术介入乡村,失效过程,过程分析,元阳,阿者科村,哈尼,艺术实践,艺术乡建,新文化,文化景观,空间重构,乡土文化,文化的传承,传承与创新,愿望,失效案例,消极影响,内在机制,雕塑,视觉艺术,外部公共空间,艺术场,历时性,失效机制,艺术话语,话语构建,艺术世界,生活经验,生活世界,存在价值,价值错位,艺术家,社会效应,权力主体,行为主体,受众群体,价值目标,发展程度,建在,社会结构,结构性问题,乡村问题,批判性思考,失效因素
AB值:
0.402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