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方舞蹈地理研究进展:从非表征争议到创意地理实践
文献摘要:
作为早期非表征理论构建的主要场景,舞蹈是特定想法—行为的表达与实践,有助于探察身体动作在理解和创造表达上的潜能,而舞蹈正式进入文化地理学视域的时期也正好是非表征理论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的挑战接近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展演的身体成为分析对象以及编舞成为地理研究中新的非表征方法概念,舞蹈作为社会跨学科实践和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以非表征理论引发的诸多争议为基本背景,力求全面呈现如下两个转变过程:①舞蹈如何从关于身体、展演性、认同等地理学话题,逐渐演变为检测动作节奏、感觉、生成空间的地理实践和方法;②舞蹈地理研究经历如何从批判的舞蹈文化政治学,逐渐转向实践性的展演艺术与创意地理学.文章认为,非表征思想有望用于解决表征之外可能存在的开放性实践难题,丰富调节实践的情感维度,并拓展分析情感交缠的物质主义话语,而转变后的西方舞蹈地理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当代文化政治经济的情感属性、思考艺术影响下城市公共社区的差异化也就具有明确的启发价值.
文献关键词:
舞蹈地理;非表征理论;争议;创意地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维;李凡;杨俭波
作者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佛山52800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佛山528000;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5106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维;李凡;杨俭波-.西方舞蹈地理研究进展:从非表征争议到创意地理实践)[J].人文地理,2022(06):12-19
A类:
舞蹈地理,创意地理,文化政治学,创意地理学
B类:
西方舞蹈,地理研究,地理实践,非表征理论,理论构建,想法,表达与实践,探察,身体动作,造表,文化地理学,正好,表征方法,法概念,跨学科实践,求全,全面呈现,两个转变,转变过程,动作节奏,舞蹈文化,演艺,想有,实践难题,情感维度,拓展分析,交缠,物质主义,现当代,当代文化,艺术影响,下城,公共社区,启发价值
AB值:
0.3124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