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延安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
文献摘要:
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人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紧密相关,但它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话语早在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伴随歌谣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以及对苏联民族理论和文艺观念的翻译就已经出现,但是并未形成固定的话语表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也很关注蒙古族、回族等边区少数民族文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抗日根据地及之后的解放区都很重视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搜集以及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培养,这些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积累了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提到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到民间文艺领域的搜集整理研究,再到《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我们看到少数民族文学逐步确立的过程,同时也看到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是对延安文艺理念的沿袭、践行.
文献关键词:
延安文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毛巧晖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巧晖-.延安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J].民族文学研究,2022(04):5-15
A类:
B类:
少数民族文学,人民文学,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蹴而就,二三十年,十年代,歌谣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苏联,民族理论,文艺观念,延安时期,少数民族学生,蒙古族,回族,边区,少数民族文化,毛泽东,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很重,民族民间,民间文艺,文艺工作者,兴起与发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艺术界,联合会,会章,章程,文艺领域,搜集整理,整理研究,兄弟,沿袭,民间文学
AB值:
0.2695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