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在学龄前期(3~6岁)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原发性尿道下裂,均由同一名术者手术。根据术中阴茎脱套后阴茎下弯程度分成两组。阴茎下弯≤30°为Ⅰ组,28例,手术时中位年龄3.2(1.1~5.4)岁;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阴茎下弯>30°为Ⅱ组,27例,手术时中位年龄2.8(1.5~4.7)岁;行分期包皮瓣术。两组手术时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对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儿术后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排尿异常表现包括排尿喷洒、排尿滴沥、尿线偏斜、尿线细小4种。根据小儿阴茎感知评分量表评估阴茎外观满意度,包括尿道外口位置及外形、阴茎头外形、包皮外形、总体外观4项内容,每项均按受试者主观满意度打分:非常满意3分,满意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0分。调查时患儿均为术后>1年,均无需再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皮肤瘘、阴茎头裂开、尿道狭窄、尿道憩室、阴茎下弯残余等。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例中排尿异常者共21例(38%),Ⅰ组7例(25%),Ⅱ组14例(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具体表现为排尿喷洒5例(Ⅰ组2例,Ⅱ组3例),排尿滴沥7例(均为Ⅱ组),尿线偏斜10例(Ⅰ组4例,Ⅱ组6例),尿线细小6例(Ⅰ组3例,Ⅱ组3例)。55例的阴茎外观满意度中各项均满意(得分≥2分),Ⅰ组和Ⅱ组的总分分别为(10.3±2.2)分和(9.0±2.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Ⅰ组和Ⅱ组的尿道口外形评分分别为(2.6±0.7)分和(2.3±0.8)分,阴茎头外形评分分别为(2.6±0.5)分和(2.3±0.8)分,包皮外形评分分别为(2.5±0.7)分和(2.3±0.8)分,总体外观评分分别为(2.6±0.6)分和(2.2±0.8)分。 结论: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在学龄前期随访中,家长对阴茎外观的满意度较高,但是患儿排尿异常表现较普遍。相对于TIP术后患儿,采用包皮瓣分期治疗者的排尿异常表现更常见。
文献关键词:
尿道下裂;尿道功能;外观;评估
作者姓名:
沈一丁;赵冬艳;孙珑;诸林峰;王晓豪;陈光杰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03
引用格式:
[1]沈一丁;赵冬艳;孙珑;诸林峰;王晓豪;陈光杰-.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08):603-606
A类:
B类:
尿道下裂术,术后患儿,学龄前期,排尿异常,外观满意度,浙江大学,学医,儿童医院,尿道下裂患儿,病例资料,术者,阴茎下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包皮,皮瓣术,组手,患儿家长,后排,喷洒,滴沥,偏斜,细小,小儿,评分量表,量表评估,阴茎头,项内,每项,主观满意度,打分,再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尿道皮肤瘘,裂开,尿道狭窄,尿道憩室,问卷调查结果,中排,异常者,尿道口,口外,分期治疗,治疗者,尿道功能
AB值:
0.2472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