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息影像在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9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10例行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0.9±10.3)岁。PSA中位值15.1(6.02~1110.14)ng/ml。前列腺MRI检查PI-RADS评分均≥3分,可疑靶病灶数量(1.4±0.5)个。患者取轻度截石体位,会阴部和下腹部皮肤粘贴定位贴,行泌尿系CT检查。将CT和MRI检查数据分别制作为全息影像模型并融合为完整模型,针对靶病灶规划穿刺路径。穿刺时患者取与CT检查相同体位,术者佩戴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HoloLens眼镜),利用皮肤定位贴进行全息模型与真实人体的视觉配准。然后在虚拟穿刺路径引导下置入穿刺活检枪,到达预定深度后击发,置入经直肠超声明确穿刺针位置,通过超声与MRI图像比对判断穿刺的客观准确性。如首次击发判断为欠准确,允许调整角度后补充击发1次。全息影像引导穿刺完成后,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及12针系统穿刺,分别计算3种穿刺方式的阳性针数比例。结果:本组10例穿刺均顺利完成,共行全息影像靶向穿刺16针,认知融合靶向穿刺28针,系统穿刺116针。全息靶向穿刺首次击发的客观准确率为68.8%(11/16),补充击发后的准确率提升为87.5%(14/16)。全息影像靶向穿刺、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的阳性针数比例分别为56.3%(9/16)、42.9%(12/28)和19.8%(2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主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全息影像模型有助于提高术者对病灶的空间认识,术中全息配准和引导穿刺的满意度分别为90%和60%。本组10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
结论: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具有可行性,且有较好的客观准确性,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优于系统穿刺。
文献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全息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前列腺穿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磊;赵子臣;果宏峰;那曼丽;李梦参;王义;李宁忱;那彦群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1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磊;赵子臣;果宏峰;那曼丽;李梦参;王义;李宁忱;那彦群-.全息影像在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02):111-115
A类:
B类:
全息影像,经会阴,刺中,影像引导,首钢,平均年龄,PSA,中位值,ml,RADS,可疑,病灶数量,会阴部,下腹部,粘贴,定位贴,泌尿系,检查数据,对靶,穿刺路径,同体位,术者,佩戴,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HoloLens,眼镜,贴进,配准,路径引导,置入,穿刺活检,预定,定深,击发,经直肠超声,声明,穿刺针,图像比对,整角,引导穿刺,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穿刺方式,准确率提升,相关并发症,前列腺肿瘤,三维可视化技术,前列腺穿刺
AB值:
0.25323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