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一个方法论探讨
文献摘要:
持续活跃的迁移流动不仅深刻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也已成为影响区域人口结构的关键因素.为量化估计人口流动对老龄化进程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方法论框架,将人口流动的作用分解为规模效应和年龄结构效应,并从地级尺度分析中国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作用,解读其空间规律和内在机制.总体而言,人口流动导致多数地区老龄化加深,仅有少数地区的老龄化得到缓解;人口流入对老龄化的降低作用和流出的提升作用并非绝对.人口流动的老龄化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和聚散特征:"胡焕庸线"是重要分界,人口大量流入的东部沿海城市群、内陆省会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多数地区降低作用突出,人口大量流出的长江中上游和淮河流域提升作用明显.规模效应在人口流动对老龄化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按流入、流出分解后,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得以体现.规模和结构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化的作用模式.最后开展了类型分析,并探讨了各类型区人口流动影响老龄化的特征和未来趋势.
文献关键词:
人口流动;区域老龄化;因素分解;流入流出;规模效应;年龄结构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涛;张家瑞;曹广忠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涛;张家瑞;曹广忠-.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一个方法论探讨)[J].地理研究,2022(10):2680-2696
A类:
B类:
人口流动,区域老龄化,迁移流,人口分布,分布格局,影响区,人口结构,研究构建,规模效应,年龄结构效应,尺度分析,内在机制,总体而言,人口流入,降低作用,提升作用,空间分异,聚散,胡焕庸线,分界,东部沿海城市群,内陆,省会,中心城市,江中,中上游,淮河流域,空间格局,解释力,作用模式,类型分析,类型区,未来趋势,因素分解,流入流出
AB值:
0.3357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