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行政村尺度的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武汉市实有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地理空间统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行政村为研究尺度,从3个不同年龄组(0~18岁、19~59岁、60岁及以上)探究2014-2018年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武汉市乡村地区常住人口数量整体增长,但年龄结构组间差和组内差呈不断扩大趋势;其中,95.29%村庄的0~18岁人口都在减少.②乡村人口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在城市建成区边界、市区行政边界、重点集镇边缘等典型区域变化剧烈.③空间上人口平均增长率总体呈现"先缓降后缓升"趋势,峰值约在距市中心25~30 km和65~75 km之间,人口平均减少率则是"持续缓升",在20~30 km处呈现最低值;受到主城区的"虹吸效应"最为明显的建成区周边乡村,人口的增减流动现象较为突出,是承接城乡人口转移的主要聚集区.④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各驱动因子在不同年龄组和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表现的影响力均不同,"文体商服点数量""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乡村人口流动变化最广泛的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超大城市;行政村;乡村人口变化;地理探测器;武汉市
作者姓名:
鲁洁;罗静;罗名海;田玲玲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湖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鲁洁;罗静;罗名海;田玲玲-.基于行政村尺度的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22(12):2119-2130
A类:
重点集镇
B类:
行政村,武汉市,乡村人口变化,人口变化特征,驱动因素,监测调查,经济统计,地理空间,空间统计,地理探测器,不同年龄组,相关影响因素,乡村地区,常住人口,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空间差异,空间集聚,城市建成区,建成区边界,行政边界,典型区域,减少率,最低值,主城区,虹吸效应,增减,承接,城乡人口,聚集区,驱动因子,不同距离,文体,体商,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流动,超大城市
AB值:
0.3065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