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遥感的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红树林是中国重要的蓝色碳汇之一,由于人为破坏导致其面积骤减,对中国蓝碳储量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使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解译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1990年、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4个时间节点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保护区红树林面积与生境破碎度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建立保护区对红树林面积恢复有重要意义;②本文划分的4个核心区面积变化与保护区整体有所不同,其中,高桥核心区、营仔核心区和雷州市东岸核心区红树林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面积增长显著且破碎化程度有明显降低;而通明湾核心区由于受到水产养殖的影响,修复效果欠佳.同时,本文结合当地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湛江红树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保护区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遥感;监督分类;动态变化;分布特征;生境破碎度;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昇鑫;周玲玲;王晋;余静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266100;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济南 25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昇鑫;周玲玲;王晋;余静-.基于遥感的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22(12):2580-2593
A类: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境破碎度
B类:
时空变化特征,蓝色碳汇,人为破坏,骤减,中国蓝,蓝碳,碳储量,重大损失,监督分类,解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间节点,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数据,先减,核心区,面积变化,高桥,雷州市,东岸,破碎化,通明,水产养殖,修复效果,历史资料,资料分析
AB值:
0.2465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