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清澜港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特征
文献摘要:
红树林是海洋底栖生物的栖息产卵地和生物基因库,是阻挡陆源污染物入海的生物防线.塑料污染可对海洋生物造成机械伤害、毒理作用,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通过野外踏勘和海上作业,在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海岸采集大塑料垃圾和海水、沉积物、底栖生物样品,采用目视鉴别和体视显微镜、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鉴定分析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塑料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塑料垃圾主要来自于塑料袋和泡沫等生活与渔业垃圾;微塑料有碎片、纤维、线状、薄膜、颗粒和球形六种形态,多为大塑料经日晒和海水动力作用形成的碎片,人造纤维占比最高,为37.91%.研究可为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管控与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红树林海岸资源环境有效保护.
文献关键词:
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微塑料;资源环境保护;海南岛清澜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培宏;韩梦真;唐得昊;周雪晴;黄威达;黄朝明
作者机构: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口 570228;海南省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海口 570228;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海口 5702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培宏;韩梦真;唐得昊;周雪晴;黄威达;黄朝明-.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清澜港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2(04):1061-1072
A类:
红树林海岸,海南岛清澜港
B类:
资源环境保护,塑料污染,污染特征,洋底,底栖生物,栖息,产卵地,生物基,基因库,阻挡,陆源污染物,入海,防线,海洋生物,机械伤害,毒理作用,踏勘,海上作业,塑料垃圾,沉积物,生物样品,目视,体视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鉴定分析,塑料袋,渔业,微塑料,线状,六种,日晒,水动力,动力作用,人造纤维,污染管控,决策依据,海岸资源
AB值:
0.2855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