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配置——以海南岛为例
文献摘要: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布局优化是推进陆海统筹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以海南岛为例,基于环境损益分析思想构建海岸带"潜力—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要素乘积及空间叠置等方法,对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集成评价,并依据功能空间判别条件识别"港—工—城"区、滨海旅游区、农林牧渔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四类海岸带功能空间.研究表明:海南岛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区总体呈现"西岸多,东岸少"的空间分布格局,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785.32 km2、1724.57 km2、812.86km2、4051.67 km2,适宜区与不适宜区重叠交错,给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带来巨大压力.海岸带地区四类功能空间面积依次为1813.39 km2、2138.26km2、1831.62 km2和2591.15km2,分别占海岸带面积的21.65%、25.53%、21.87%和30.94%,海岸带的功能空间呈现"一环""两极"和"多点"的空间格局.依据归纳出的三类典型功能空间冲突,对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优化,增强了各类功能空间的集聚性和连通性,但仍存在海域与陆域的相同功能空间不连片,海陆经济联系不够通畅,相互支撑不足等问题,国土空间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陆海矛盾和冲突.研究结果指明了各类适宜性等级区域的开发或保护模式,丰富了适宜性的应用条件,也是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适当拔高.
文献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陆海统筹;功能空间;海南岛
作者姓名:
刘柄麟;张振克;纪学朋;蒋生楠;魏国恩;周珂旭;王佩玉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柄麟;张振克;纪学朋;蒋生楠;魏国恩;周珂旭;王佩玉-.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配置——以海南岛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04):862-879
A类:
86km2,15km2
B类: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功能空间,空间配置,海南岛,空间布局优化,陆海统筹,科学基础,损益分析,分析思想,多要素,乘积,叠置,开发建设,滨海旅游区,农林牧渔,渔区,自然保护区,四类,适宜区,西岸,东岸,空间分布格局,建设区,发带,26km2,空间呈现,两极,空间格局,空间冲突,调整优化,集聚性,连通性,海域,陆域,连片,海陆,经济联系,通畅,发还,保护模式,应用条件,拔高
AB值:
0.246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