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视域成像技术分析与展望(特邀)
文献摘要:
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受限于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只能对视域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成像.伴随着新型成像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方法的发展,集光学成像、计算技术和图像处理于一体的非视域成像技术(none-line-of-sight,NLOS)使超越视域范围成像成为可能.文中依据成像机理的差异,将现有非视域成像技术分为三类:基于相干信息的方法、基于二维强度信息的方法和基于光子飞行时间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成像方法的原理及实现.同时将基于光子飞行时间的方法作为综述重点,在包含多类型目标和室内外场景的公共数据集中,定量比较了代表性方法的成像性能,并进一步设计搭建了阵列式非共焦瞬态成像装置,单曝光采集了真实场景中的非共焦瞬态图像,分析了典型非共焦成像方法在该成像架构下的重建能力.最后讨论了非视域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非视域成像;拐角成像;光子飞行时间;单曝光非共焦成像;散斑相关
作者姓名:
金欣;杜东宇;邓儒嘉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广东珠海519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金欣;杜东宇;邓儒嘉-.非视域成像技术分析与展望(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08):4-29
A类:
光子飞行时间,瞬态图像,拐角成像,单曝光非共焦成像
B类:
非视域成像,特邀,光学成像技术,受限于,信息获取,对视,成像设备,高性能计算,计算技术,和图像,none,line,sight,NLOS,围成,成像机理,相干,强度信息,成像方法,多类型,室内外,外场,公共数据,定量比较,成像性能,阵列式,光采,真实场景,散斑相关
AB值:
0.3102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