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淄博2021年元宵节PM2.5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文献摘要:
基于在线离子数据,对淄博2021年元宵节一次PM2.5污染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组分污染特征,探讨了二次无机离子(SNA)的形成机制,并对比分析了污染前后颗粒物液态水含量(LWC)及p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元宵节前污染期间(T1)和元宵节夜间污染期间(T2),ρ (WSIIs)分别为46.83 μg·m-3和71.18 μg·m-3,分别是清洁时段的2.3倍和3.6倍.其中,T1时段SNA的增长倍数(2.7倍)大于PM25的增长倍数(2.1倍),可见SNA浓度增加是引起T1时段PM2.5浓度上升的主因;而T2时段Cl-、K+和Mg2+浓度增加显著,分别是清洁时段的4.0、14.8和16.5倍,反映出烟花爆竹燃放对T2时段PM25浓度快速增长的影响.污染期间LWC为49.37 μg·m-3,是清洁期的2.9倍;T1时段LWC主要受RH和NH4+的影响,T2时段LWC还受到Mg2+的影响.淄博污染期间pH值为4.79±1.54,较清洁期下降了0.14.T1时段pH值受SO4-和NH4的综合影响使其较之清洁期有所下降;T2时段pH值可能受烟花爆竹燃放排放的K+、Cl-和Mg2影响,导致其pH有所上升.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SO42-主要由非均相水解生成,而NO3-则主要通过均相反应生成.综合来看,此次污染过程中,元宵节前PM2.5浓度增加主要由SNA生成增加导致,元宵节夜间主要由烟花爆竹燃放导致.
文献关键词:
污染过程;元宵节;烟花爆竹;形成机制;液态水含量(LWC);颗粒物pH
作者姓名:
陈巧;吴丽萍;徐勃;张向炎;李梦辉;赵雪艳;杨文
作者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天津30038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淄博25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巧;吴丽萍;徐勃;张向炎;李梦辉;赵雪艳;杨文-.淄博2021年元宵节PM2.5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22(02):629-638
A类:
B类:
淄博,元宵节,离子污染,污染特征,污染过程,成因分析,水溶性离子组分,无机离子,SNA,颗粒物,液态水含量,LWC,节前,WSIIs,倍数,PM25,主因,Cl,K+,Mg2+,烟花爆竹,燃放,放对,RH,NH4+,综合影响,较之,机制分析,SO42,非均相,NO3,均相反应
AB值:
0.2426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