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热解碳界面层厚度C/ZrC-Si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及其机理
文献摘要:
通过控制沉积时间制备S5-C/ZrC-SiC、S15-C/ZrC-SiC、S30-C/ZrC-SiC和S50-C/ZrC-SiC等不同热解碳界面层厚度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热解碳界面层厚度C/Zr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与微观组织、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碳界面层厚度的增大,C/ZrC-SiC复合材料SiC基体含量、密度和气孔率不断降低,但是裂解ZrC基体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增大的变化规律.S30-C/ZrC-SiC复合材料20 s短时间氧乙炔烧蚀性能最优,其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0.84 mg/s和3.00 μm/s;但是S15-C/ZrC-SiC复合材料长时间循环60 s烧蚀性能最优,其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22 mg/s和3.80 μm/s.其原因是,C/ZrC-SiC复合材料20 s氧乙炔烧蚀作用机理主要为机械冲刷,而C/ZrC-SiC复合材料的第二次60 s氧乙炔烧蚀发生了由机械冲刷向热物理和热化学烧蚀机理的转变.
文献关键词:
复合材料;热解碳界面层;烧蚀性能;烧蚀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晓辉;李克智;白龙腾;郭亚威
作者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西安710072;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西安71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晓辉;李克智;白龙腾;郭亚威-.不同热解碳界面层厚度C/ZrC-Si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及其机理)[J].材料研究学报,2022(07):489-499
A类:
热解碳界面层
B类:
ZrC,SiC,烧蚀性能,沉积时间,S15,S30,S50,微观组织,气孔率,先降,氧乙炔,质量烧蚀率,线烧蚀率,时间循环,冲刷,热物,热化学烧蚀,烧蚀机理
AB值:
0.162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