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皖河口江豚主要栖息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文献摘要:
探究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主要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12月、2018年4、6、9月对皖河口4个断面的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和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RDA)分析,解析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2属、47种,其中原生动物(20种)占优,轮虫(12种)和枝角类(11种)次之,桡足类(4种)较少.全年共出现优势种6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仅出现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一种富营养指示种.皖河口浮游动物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00.18个/L和0.1586 mg/L,季节性差异显著(P<0.05),生物密度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总体上呈小型化现象,以食藻原生动物种类群落及喜中营养化轮虫群落结构为主.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53、1.53和0.32.综合营养指数(TLI)显示,皖河口水质良好,处于中营养状态.Pearson相关性表明,溶解氧(DO)、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与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密切相关;RDA分析表明,氨氮(NH3-N)也是影响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
文献关键词:
皖河口;长江江豚;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谈金豪;蔺丹清;王银平;叶昆;刘凯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无锡 214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谈金豪;蔺丹清;王银平;叶昆;刘凯-.皖河口江豚主要栖息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水生态学杂志,2022(01):71-78
A类:
皖河口,cochlearis
B类:
栖息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群落结构特征,长江江豚,Neophocaena,asiaeorientalis,生境保护,动态评估,生物量,水环境因子,RDA,原生动物,占优,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出,优势种,龟甲,Keratella,富营养,指示种,季节性差异,小型化,物种类群,中营,营养化,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均匀度指数,综合营养指数,TLI,口水,营养状态,溶解氧,DO,总磷,TP,叶绿素,Chl,氨氮,NH3,群落变化
AB值:
0.2614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