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CAD)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两组共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CAD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填写心脏康复问卷或量表,并行血液生物化学检测、运动功能测试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心血管内科医师的指导下,由治疗师每日定时线上监督患者进行运动.运动方案包含下肢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为坐站运动,每天2次,每次2~3组,每组20~30个;有氧训练为快步走,每天1次,每次30~60 min,按需间断休息.训练强度均为达到无氧阈对应的心率或自我疲劳感觉分级量表得分为13分.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复测各指标并分析组内变化差异.结果 全部患者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复测,未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冠心病教育问卷、体力活动阻碍量表得分均较干预前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班杜拉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均<0.05);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6 min步行试验、坐站起立走测试、5次坐站测试、30 s坐站测试、1 min坐站测试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1).CPET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陈旧性心肌梗死组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的摄氧量与功率比值[(8.44±0.93)mL/(min·W)vs(9.05±0.77 mL/(min·W),P<0.01]、每搏摄氧量[(9.85±1.91)mL vs(10.65±1.83)mL,P=0.01]、最大代谢当量(MET)值[(4.92±0.74)MET vs(5.22±0.76)MET,P=0.05]均提高,而非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6周线上监督运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不仅能显著增强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也能改善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血脂水平,且该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肺功能.
文献关键词:
冠心病;线上干预;坐站运动;心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政;李佳佳;焦昆立;严健华;张婷婷;俞莞琦;陈楠;高玙;韩甲;孟舒
作者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92;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上海 2013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政;李佳佳;焦昆立;严健华;张婷婷;俞莞琦;陈楠;高玙;韩甲;孟舒-.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10):1135-1142
A类:
坐站运动
B类:
运动干预,冠心病患者,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填写,心脏康复,行血,生物化学,化学检测,运动功能测试,心肺运动试验,CPET,心血管内科,治疗师,行运,运动方案,含下,抗阻训练,有氧运动,有氧训练,快步,休息,训练强度,无氧阈,疲劳感,复测,按时,时间节点,不良心血管事件,冠心病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行为,体力活动,班杜拉,拉运,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步行试验,站起,起立,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摄氧量,功率比,最大代谢,代谢当量,MET,干预方式,疾病认知,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血脂水平,心肺功能,线上干预
AB值:
0.262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