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术前左心房内径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左心房内径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价值,分析术前左心房内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拟行CABG治疗冠心病的患者113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例CABG患者,其中男71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62±8)岁。统计术中旁路移植血管数和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情况,术后通过心电监测和心电图检查确诊3天内POAF发生。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AF分为POAF组和无POAF组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全组无死亡,POAF 25例(27.8%)。POAF组患者的术前左心房内径[40(36,43)mm对35(33,37)mm, P=0.00]、术前高密度脂蛋白[1.08(0.89,1.25)mmol/L对0.95(0.83,1.08)mmol/L, P=0.03]、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4.76(0.87,13.60)ng/ml对1.48(0.56,4.52)ng/ml, P=0.04]明显高于无PO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AF组患者CABG术后发生卒中[4(16%)对0(0), P=0.01]、住ICU时间[67(24,96)h对22(19,41)h, P=0.00]和住院时间[21(19,24)天对16(14,24)天, P=0.05]明显多于无PO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手术期全因病死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多因素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左心房内径与POAF发生显著相关( P<0.001)。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心房内径≥40 mm是预测POAF发生的界值( AUC=0.82,敏感度52%,特异100%, P<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心房内径与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 B=0.24,95% CI:0.00~0.26, P=0.043)。 结论:CABG后POAF患者的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增加。术前左心房内径还与POAF发生显著相关,可有效预测POAF,左心房内径≥40 mm是预测POAF发生的界值。系统性炎症反应还与术前左心房内径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新发房颤;术前左心房内径;超敏C反应蛋白
作者姓名:
高铭鑫;范康钧;于文渊;柳弘历;丁晓航;陈良;李海洋;于洋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100029
引用格式:
[1]高铭鑫;范康钧;于文渊;柳弘历;丁晓航;陈良;李海洋;于洋-.术前左心房内径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价值)[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12):751-756
A类:
B类:
术前左心房内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新发房颤,CABG,POAF,相关影响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排除标准,中男,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过心,心电监测,心电图检查,天内,检查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全组,高密度脂蛋白,肌钙蛋白,ml,生卒,ICU,全因,因病,病死率,心肌梗死,肺部感染,logistic,超敏,血管并发症,系统性炎症
AB值:
0.1437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