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介入瓣中瓣治疗三尖瓣人工生物瓣毁损3例
文献摘要:
总结2019年4月至10月期间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成功完成介入瓣中瓣技术治疗3例三尖瓣生物瓣膜毁损的临床经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评估提示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中/高危风险,EuroSCORE Ⅱ评分为19.50%~25.45%。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中输送器撤离时出现瓣膜轻度移位,同时置入第2枚瓣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脑血管事件,无介入瓣移位或脱落。术后抗凝方案使用华法林抗凝6个月,6个月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天。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功能、瓣膜流速和反流情况。术后随访26~32个月,无死亡事件,无脑血管事件,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良事件。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Ⅱ级。肋间切口右心房穿刺使用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可成功治疗三尖瓣生物瓣毁损,为再次开胸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可行的选择。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张海波;李岳环;孟旭;王胜洵;郑帅;孟斐;刘重洋;刘巍;周玉杰;张春晓;韩杰;许春雷;陈宏;王盛宇;王坚刚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中心,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29
引用格式:
[1]张海波;李岳环;孟旭;王胜洵;郑帅;孟斐;刘重洋;刘巍;周玉杰;张春晓;韩杰;许春雷;陈宏;王盛宇;王坚刚-.介入瓣中瓣治疗三尖瓣人工生物瓣毁损3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06):338-340
A类:
B类:
瓣中瓣,三尖瓣,生物瓣毁损,Valve,生物瓣膜,临床经验,本院,伦理委员会,术前评估,体外循环手术,手术中,高危风险,EuroSCORE,手术成功率,撤离,移位,置入,围手术期,无脑,脑血管事件,术后抗凝,抗凝方案,华法林抗凝,阿司匹林,复查,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反流,术后随访,无感,感染性心内膜炎,不良事件,术后患者,自觉症状,心功能分级,肋间,右心房,成功治疗,开胸手术,手术风险
AB值:
0.378576
相似文献
真实世界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应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多中心经验
王墨扬;周政;陶凌;罗建方;董念国;张海波;方臻飞;姜楠;王焱;吴延庆;姜正明;安健;陈韵岱;苏晞;杨毅宁;刘继红;郭延松;彭小平;郭然;陈良龙;于波;何奔;陆方林;吴永健-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空军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脏内科;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脏外科;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脏内科;武汉亚心总医院 心脏内科;新疆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省立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内科;哈尔 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心脏内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外科
同期经导管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治疗双生物瓣衰败一例
陈阳;王墨扬;赵杰;牛冠男;张洪亮;张倩;叶蕴青;周政;赵振燕;赵跃武;罗彤;滕思勇;刘庆荣;袁素;王建德;吕滨;安云强;万俊义;刘加林;潘湘斌;张戈军;吴永健-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麻醉中心;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超声影像中心;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