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减容小尾寒羊室间隔1年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行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减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1年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观察1年后消融区心肌的病理改变。方法:12只普通种小尾寒羊随机分为PIMSRA组( n=6)及空白对照组(Sham组, n=6),PIMSRA组采用经皮经右室心尖部穿刺进入室间隔基底部进行消融,最大功率80 W,消融时间5 min;Sham组以同样路径将穿刺针插入室间隔基底部并留置5 min,但不进行消融。应用超声心动图、12导联心电图、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术前及术后即刻、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消融区结构及功能改变,记录室间隔消融区厚度、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左室流出道压差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 )、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h、术后2周行血清学心肌损伤三项检查:肌钙蛋白I(Trop I)、肌红蛋白(Myoglobin)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M-MBmass)。HE及Masson染色观察消融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围术期两组动物均未出现心包压塞。术后即刻观察到消融区室壁运动不协调,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显著低于术前( P<0.005),并维持该水平至术后12个月;Sham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手术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厚度显著大于术前( P<0.001),1周后显著下降至接近术前水平( P=0.931),3个月后显著低于术前水平( P<0.001);Sham组术后即刻手术区厚度大于术前( P=0.005),术后1周下降至术前水平( P=0.027)。两组消融前后LVEF、E/A以及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IMSRA组及Sham组术后3 h血清学检测Trop I显著升高(均 P<0.005),术后2周下降至接近术前水平(均 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实验动物心电图均显示为正常窦性心律;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1年后消融区心肌组织呈纤维化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清晰,无碳化形成。 结论:经右室行PIMSRA可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组织进行精准消融,减容效果显著,左室整体功能得以保留,未并发心包压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经右室行PIMSRA可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微创减容方式。
文献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射频消融术;心肌内;室间隔
作者姓名:
刘芳;何光斌;刘百灵;拓胜军;付建丽;胡芮;张展;方玲;刘丽文
作者机构:
西安市儿童医院超声科,西安 71000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西安 710032;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西安 710068
引用格式:
[1]刘芳;何光斌;刘百灵;拓胜军;付建丽;胡芮;张展;方玲;刘丽文-.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减容小尾寒羊室间隔1年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11):989-996
A类:
PIMSRA,Myoglobin
B类: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小尾寒羊,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效性评估,隔心,消融区,病理改变,空白对照,Sham,右室心尖部,入室,最大功率,穿刺针,针插,留置,心电图,心肌声学造影,MCE,即刻,结构及功能,功能改变,增厚率,流出道,压差,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流速,二尖瓣环,早期运动,运动速度,行血,心肌损伤,肌钙蛋白,Trop,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M,MBmass,HE,Masson,组织病理学,围术期,心包,室壁运动幅度,幅度差,血清学检测,术后随访,实验动物,窦性心律,心肌组织,正常组织,组织边界,减容效果,整体功能,心律失常,微创,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AB值:
0.2207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