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的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文献摘要:
利用陕西省9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干旱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结合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理论方法,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数,基于GIS平台,对陕西省不同季节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陕西各区域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季节差异明显,陕北北部除夏季外各季节干旱危险性较高,关中地区易发生伏旱.陕南的汉中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均较大,安康东部和商洛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则较小.(2)春季、夏季和秋季,陕南的汉中平原及安康的汉江河谷地带,关中的西安和渭南地区,陕北北部榆林地区为干旱孕灾环境高脆弱性区或较高区;冬季陕南大部、秦岭地区的高脆弱性区较其他三季范围有所减小;海拔较高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北部各季节皆为低脆弱性或较低脆弱性地区.(3)承灾体暴露度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4)全省抵御干旱风险能力最高地区为陕北黄河沿线、关中各地的城镇地区.(5)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的高风险区主要在陕南巴山地区、秦岭南北两侧、陕北南部,陕南汉江平原、关中平原及陕北延安、榆林等地为干旱较低、低风险区.
文献关键词: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区划;MCI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晓萌;雷田旺;范婧儿;韩莹;王琦
作者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西安710014;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4;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晓萌;雷田旺;范婧儿;韩莹;王琦-.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的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中国沙漠,2022(06):125-133
A类:
B类: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MCI,干旱灾害风险,灾害风险评估,国家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气候背景,社会经济环境,理论方法,致灾因子,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数,不同季节,风险区划,干旱致灾,季节差异,陕北,各季,关中地区,伏旱,陕南,汉中,安康,商洛,汉江,江河,河谷地带,安和,渭南地区,榆林地区,高脆弱,秦岭地区,三季,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高风险区,干旱风险,黄河沿线,城镇地区,综合风险,南巴,巴山,山地区,秦岭南北,北南,南汉,江平原,延安,低风险
AB值:
0.3286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