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陕西省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
文献摘要:
开展区域内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工作,将为地区生态恢复成果梳理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未来生态恢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空间遥感数据和生态模型模拟,从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和服务3个方面综合评估区域内2000-2015年生态恢复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近16年间陕西省土地利用类型呈现林地增加,耕地减少的态势,同时关中地区建设用地大量增加.陕西省87.95%和72.72%的区域分别呈现植被覆盖和生态系统服务总值增加的趋势,尽管区域内人类活动占地增加,但整体生态恢复效果明显.2)陕南地区植被覆盖及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相对较高,特别是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较为优越.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及生态系统服务均值虽相对较低,但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未来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3)尽管不同生态工程基本覆盖了陕西省全境,但受气象因素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总值在关中及陕南地区仍呈现出了一定的下降趋势.在未来相关区域的生态恢复资源投入中,应注意干旱环境对生态恢复效果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选取适宜生态工程措施,以保证生态恢复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生态恢复资源的成效最大化.
文献关键词:
生态恢复评价;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服务;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泽兴;李汶怡;刘嘉敏;曹淑慧;张伟娟;王浩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泽兴;李汶怡;刘嘉敏;曹淑慧;张伟娟;王浩-.陕西省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J].生态学报,2022(07):2718-2729
A类:
B类:
综合效益评估,展区,内生态,评估工作,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来生,恢复工作,空间遥感,遥感数据,生态模型,模型模拟,生态系统结构,恢复效益,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关中地区,建设用地,地大,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管区,内人,人类活动,占地,恢复效果,陕南地区,秦岭地区,陕北地区,区域范围,生态工程,全境,受气,气象因素,资源投入,干旱环境,工程措施,生态恢复评价
AB值:
0.31460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