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论文基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等全国性及地方性汇编史料,提取清代(1644-1911年)关中地区饥荒县次、饥荒等级、饥荒月份与季节等信息.利用语义差异法及频次统计重建清代关中地区逐年饥荒序列,并应用指标统计、滑动平均、Image函数和核密度等方法分析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年代际及季节变化特征.1861-1911年为典型的饥荒多发-偏重时期,而饥荒最严重的1690s、1870s具有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饥荒主要发生在夏季.2)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饥荒多发区以西安府为中心沿渭河流域呈东西向展布,西安府、同州府南部及凤翔府东部为饥荒的热点区.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受到人口、农业布局、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清代关中地区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存在一定关联.干冷气候背景下饥荒频次及强度明显增加,旱灾、冻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则对饥荒的短期波动存在明显影响.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关联随着清代后期社会经济韧性减弱而强化,由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严重饥荒频次和强度达到峰值.上述认识对于客观重现历史时期关中地区粮食安全危机及其影响,科学辨识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及其空间分布,深入理解区域粮食安全战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饥荒;时空变化特征;清代;关中地区
作者姓名:
文彦君;李晓宇;万红莲;徐彬;王祎楠
作者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721013;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721013
引用格式:
[1]文彦君;李晓宇;万红莲;徐彬;王祎楠-.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03):81-91
A类:
荒月,1690s,1870s
B类:
关中地区,饥荒,时空变化特征,国三,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灾害史,全国性,地方性,汇编,语义差异法,计重,指标统计,滑动平均,Image,核密度,年代际,季节变化,偏重,空间差异,多发区,渭河流域,东西向,展布,州府,府南,凤翔,热点区,空间分布格局,农业布局,干冷,冷气,气候背景,旱灾,蝗灾,短期波动,社会经济韧性,安全危机,粮食安全风险,粮食安全战略,略具
AB值:
0.3076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