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计及监测与控制功能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
文献摘要:
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可观可控性,同时也加剧了故障的跨空间传播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信息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与电力系统耦合作用的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根据信息网与电力网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分别以断路器和发电机作为信息–物理交互作用点,建立监测功能模型和控制功能模型,分析其失效对电力网连锁故障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的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上层模型以负荷损失最大为目标制定线路攻击策略,下层模型以负荷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制定发电机出力方案.采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将其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信息网对电力网的依赖程度是影响事故规模的重要因素,所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供能和监控等耦合关系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通过模拟故障传播过程中系统的响应能力,提高了辨识结果的精确性.
文献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监测功能;控制功能;信息流量模型;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
作者姓名:
遆宝中;李庚银;王剑晓;周明
作者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 昌平区 102206
引用格式:
[1]遆宝中;李庚银;王剑晓;周明-.计及监测与控制功能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07):2556-2565,前插12
A类:
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信息流量模型
B类:
监测与控制,控制功能,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输电线路,辨识方法,信息通信技术,技术提升,电力系统,可控性,空间传播,传播风险,系统监测,系统耦合,耦合作用,信息网,电力网,耦合关系,断路器,发电机,作用点,监测功能,功能模型,连锁故障,故障传播,关键线路辨识,层模型,目标制定,定线,攻击策略,负荷削减,出力,Karush,Kuhn,Tucker,KKT,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求解,依赖程度,供能,运行特点,传播过程,响应能力,精确性
AB值:
0.318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